看看韩国40代女演员是如何诠释“我就是演员”

阅读:1092019-05-15

  在从来号称玛丽苏剧情满天飞、傻白甜爱情一招鲜的韩剧市场里,那些可能被一些苛刻的观众戏称为“大妈”的四十代女演员们,她们是如何诠释“我就是女演员”

  ①多样化题材——价值观有范

  在核心还是现在国内电视剧市场的故事题材单一化造成的,要解决这个问题,首先要看市场对于不同类型剧本、不同风格故事的接受度。只有题材面扩宽,不同的故事里才需要不同年龄段、不同类型的角色。

  

  仅以2018年播放的韩剧为例,从上半年至今,几部收视和口碑表现都很出众的韩剧,就涵盖了多类型的题材,比如李宝英主演的《Mother》改编自同名日剧,是一部带有现实风格的亲情治愈剧。上半年红遍半边天的《Misty》,是由演技出众、气场强势的金南珠演绎的激情风格的悬疑剧。几乎是今年的韩剧中品质最高的作品之一的《Live》,是一部重点展现普通警察职业的现实批判题材。最近正在热播的由金喜善和金海淑主演的《九号房间》则融合了奇幻、悬疑和律政等风格。

  

  

  再以上半年由金宣儿和甘宇成主演的《要先接吻吗》为例,编剧一开始就把故事定位为了,展现经历了很多生活磨难的中年人的爱情故事。剧中的金宣儿是一个人到中年,因为经历了丧女离婚之痛,连心爱的空姐职业也无法抹平她人生伤痛的女人,一心想着要赶紧找个有钱男人再婚,解决下经济问题。可是剧中金宣儿登场的时候,编导展现给观众的依旧是一个身材挺拔、个性迷人的漂亮女人,而不是颓废的中年妇女。

  

  甚至金贤珠在《我们遇见的奇迹》里,是一个生活并不幸福的家庭主妇,但为了对抗银行家丈夫在家中强势不近人情的地位,她坚韧地选择了外出工作,在大型超市担任售后服务人员,无论丈夫如何讽刺挑剔,从未考虑过要放弃自己的工作,因为这份工作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
  电视剧是如此日常化的娱乐消费品,编导和演员们在不同的故事里传递的价值观,对于每天观看电视剧的观众们有多么重要。这也是近年来,不断呼吁提升女性社会地位的韩剧编导,通过各种题材和剧情内容在向观众传递的信号。

  ②多样化的角色——年龄有理

  韩剧题材的多样化,得以让不同的故事中的主角们有着不同的职业、年龄、性格和气质,对于韩剧中的很多大女主们来说,她们挑选剧本和角色的原则,除了符合自己的气质定位,很多时候“没到这个年龄段,还真不敢挑战这个角色”。

  

  

  今年最经典的大女主剧非金南珠主演的《Misty》莫属。她在剧中扮演的女主播高慧兰,甚至被观众们称为“女版孙石熙”,一个尽管自己官司缠身,但决不放弃新闻的事实真相,勇于和权利“硬碰硬”的职业女性。1971年生的金南珠今年已经47岁,然而她在《Misty》中展现的完美的个人状态和出众演技,彻底诠释了什么叫做“一个女演员的自我修养”。这几年多数时候把生活重心放在家庭上的金南珠,把《Misty》当做了“四十代最后的作品”来演绎,交出了完美的答卷。

  

  作为最早一代的“韩流明星”,金喜善在年轻的时候,就是公认的“韩剧第一美女”。不过,那时候,大众记得的更多的还是她的美貌,她那时候的演技也确实一般。结果结婚生子淡出一线多年后,以四十岁的成熟姿态再次来到大众眼前的金喜善,先后以《愤怒的妈妈》、《有品位的她》再到新剧《九号房》,大胆挑战不同类型角色,尽管她的美貌有了岁月的痕迹,却多了韵味,演技气场更是远胜当年。

  

  

  金喜善在《九号房》中挑战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的霸气女律师,跟已经63岁的金海淑PK演技。二十年前就开始在各种韩剧中挑战“妈妈”角色的金海淑,除了可以演好婆婆妈妈,更是可以活跃在影视剧中挑战各种类型的角色,在《九号房》中她和金喜善的角色灵魂互换,一睁开眼立刻从无力囚犯变身痞气女律师,无缝衔接。

  

  

  1964年生已经54岁的裴宗玉,又是很多人眼中“非典型大女主”。身材、美貌这些东西跟她似乎都没有关系,但她照样可以成为卢熙京这样的知名编剧年度重磅作《Live》中的女主角之一,在剧中挑战处理儿童女性案件经验丰富的警察,同时还执着地坚持要跟同样是警察的丈夫离婚,离婚的原因也很酷,虽然很爱你,但跟你一起生活真的不幸福,既然孩子大了,那就分开吧。

  

  就算是在《听见你的声音中》跟李钟硕这样的年轻男演员,演情侣都毫无压力的李宝英这样的女演员,在即将步入40岁的时候,也不会迷茫,明确地选择了更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作品《Mother》,在剧中扮演一个童年生活不幸的鸟类研究院,当她发现学生中有个小女孩被亲生母亲虐待后,儿时的经历和母性的本能让她决定带走小女孩,成为她的母亲。这也是继《神的礼物-14天》后,李宝英第二次挑战母亲角色。

  ③多样化审美——追求有品

  电视剧题材的单调或者丰富,事实上是由制作群体和观众的审美来决定的,一旦两者的审美都更加的多样化、多元化,市场对于不同题材故事就都有一定的接受度,有了市场,还愁什么呢?

  早前被称为也处在“追剧鄙视链”底端的韩剧,这几年早就不可同日而语,无论是韩剧制作界还是韩国国内观众对于不同题材的审美接受度,都决定了韩剧一直在进步中。虽然韩剧制作也有大小年之分,加上受到各种网络流媒体的冲击,整体收视率在逐年下降,但观众们喜爱更加高质量韩剧的导向却更加明确了。

  以今年这些四十代的大女主们主演的韩剧为例,其中收视率很高的《Misty》、《Live》都大胆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抨击,《Mother》的剧情虽然整体平淡,但在认真探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伦理,当金南珠、裴宗玉、李宝英这些女演员去选择这些作品的时候,事实上首先选择的是作品本身的意义和定位,先选择作品,再考虑收视率。

  

  我们更无法想象,罗美兰、裴宗玉、金海淑这样的女演员,如何在我国的黄金档电视剧中成为女主角?因为她们既不年轻,更谈不上貌美如花了。可她们在韩国不但可以,而且还很有收视号召力,因为观众相信,她们是演技的保障。韩剧中并不是没有“流量担当”,但韩国观众首先追求的还是演技,那样的市场环境决定了,实力派始终有生存空间。韩剧中的主演们如果演技不过关,韩国网友绝对会进行无比犀利地批评,并非有人气有粉丝就万能。

  

  不同年龄段的韩国女演员,也会有不同的发展定位,既有坚定地就是走“韩流路线”的,也有为了表演突破可以“自毁形象”的,比如《要先接吻吗》的女主角金宣儿在去年的《有品位的她》中,就大胆挑战蛇蝎女佣,最后更是凄凉被谋杀,很多人由于对这个角色的反感甚至对她本身也有些敌意,可她却认为这说明自己的角色塑造成功了。

  如果说态度决定一切的话,那么选择决定结果。整个影视圈子的审美选择,演员群体的审美选择,观众们的审美选择,共同决定了我们会在电视剧中,看到怎样的女演员。

  侵权删

标签:


最新文章

热门文章